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78篇革命故事,揭開了“石庫門里的紅色秘密”。5月14日下午,同普路925號普陀區黨群服務中心初心禮堂內,一堂精彩的讀書分享會,吸引了來自全區8個機關、企事業單位、“兩新”黨組織百余名黨員觀摩。作為普陀區“家門口的‘四史’學堂”重磅課程的首講,主辦單位普陀區黨群服務中心聯合星舍公益基金會、鐘書閣,邀請到了著名作家葉辛帶來他的新作《石庫門里的紅色秘密》,現場分享創作歷程和體會感悟。
這位制造萬人空巷觀劇奇跡的《孽債》的作者、上海本土作家,站在新時代門檻,慨然提筆,書寫上海的紅色文化、革命文化和先進文化,詮釋中國共產黨的文化基因、精神靈魂和歷史根脈?!妒瘞扉T里的紅色秘密》的書中故事,縱向上主要涵蓋中共建黨時期和第一、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,橫向上包括黨的建設、武裝斗爭、工農運動、思想文化運動、婦女運動、學生運動、隱蔽戰線斗爭等各領域,一幅幅鮮為人知的紅色畫卷在作者筆下徐徐開軸。
現場黨員在葉辛的創作感悟中身臨其境,深切地感受到了上海這座城市的精神偉力,為身居上海、奮斗在上海而格外自豪。在回腸蕩氣的革命洗禮中,也更深刻理解到了用好上海豐厚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性,知史愛黨、知史愛國,才能更好地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力量,更好地凝聚眾志成城、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,樹立起將本職工作與“四史”學習教育結合,把學習教育落到實處、取得實效的信心和決心。
據了解,普陀區建立“家門口的‘四史’學堂”,在普陀區黨群服務中心,面向全區黨組織推出“七個一”的學習體驗,包括上一堂黨課、溫一回誓詞、觀一場展覽、談一次體會、領一個心愿、捐一本書籍和提一條建議,將學“四史”、談“理想”、話“擔當”、做“公益”有機結合。全年預計為各領域黨組織“量身定制”250場有主題、有特色、有實效的學習課程,并通過線上平臺,供全區3300多個基層黨組織,8.8萬余名黨員點播學習。同時,依托全區375家基層黨群服務陣地,圍繞回顧普陀黨史、感悟蘇州河變遷、領略城市發展等主題,分別建立每周課堂清單,供周邊樓宇、園區、社區黨組織和黨員就近預約學習。
依托赤色滬西和先進典型資源優勢,用好顧正紅紀念館、蘇州河工業文明展示館等身邊的教育陣地,5月14日,普陀區委書記曹立強帶隊走入普陀家門口的“四史”學堂,開展紅色印記尋訪活動,引導全區黨員干部、群眾從滬西革命史、普陀發展史中汲取智慧力量,堅定為普陀發展攻堅克難的信心和決心。
(來源:東方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