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導游在思南公館為游客講述老房子的故事
疫情防控期間,春秋旅游導游、領隊聚焦上海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,陸續設計出100多條微旅游線路,帶領市民和游客走進梧桐深處,走近大師巨擘當年的日常生活。
轉變角色設計線路
吳榮俊回憶道,往年4月,日本游團隊非常多,曾經一個月帶領4支團隊游客赴日觀光,去年,共帶領了30多支境外游團隊。受疫情影響,旅行社出境跟團游業務被暫停,吳榮俊和上海公司的100多名出境游領隊處于“待命”狀態。
3月中旬,上海市文旅局發布旅游企業可以恢復部分經營活動的通知后,吳榮俊看到旅游業復蘇的新機遇:本地深度游可以滿足部分市民和游客的需求。得知公司要圍繞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設計微旅游線路時,他主動報名,希望設計一條探秘復興中路微旅行線路。
吳榮俊曾經居住在尚音小區,從小聽老人講述復興路上一幢幢老房子的故事,記憶猶新。真的要設計旅游線路,他帶著記事本,一邊逛復興路一邊做記錄。經過多次實地體驗,吳榮俊最終將新天地軌交2號口作為起點,上海文化廣場作為終點,徒步距離控制在3公里以內。
“閱讀”建筑收獲驚喜
歐式的窗欞、陽臺和建筑物的淡紅色調充滿異國風情;走在路上,會聽到洋樓里傳出來的鋼琴和小提琴練習曲的聲音……和淮海路相比,復興中路要清靜得多,一幢幢老房子散發出濃濃的人文氣息。
吳榮俊帶領市民邊走邊講:坐落在復興中路512號是劉海粟舊居,一幢法國早期獨立式4層花園住宅,沿街筑有高高的圍墻,進入大門,有一露天樓梯直通樓內;復興中路553弄復興坊是一條新式花園里弄住宅,史良、何香凝曾居住于此……回望歷史,不少曾經叱咤風云人物與一幢幢老房子有過聯系,讓百年歷史變得真切生動。
一些不起眼的居民樓也隱藏著很多吸引人的故事。走出復興坊,吳榮俊帶領市民走到馬路另一側——香山麗舍小區門前,指著馬路對面的復興中路573號水果店講述道:“就在573號二樓亭子間,錢鐘書與妻子楊絳、女兒錢瑗蝸居了8年,在狹小的空間里寫下了長篇小說《圍城》?!?/font>
“因為媽媽辦公室在復興中路附近,我經常逛這條馬路,第一次知道這里有很多電視、電影的取景地:重慶公寓是電影《色戒》的取景地,陜南邨是電視劇《孽債》的取景地,克萊門公寓是電視劇《少年派》的取景地……”比樂中學六年級學生金慧辰跟著媽媽體驗了兩個半小時的微旅行,收獲滿滿。
居住在浦東新區的俞文君和好姐妹結伴體驗了微旅行,她笑道:“平時開車匆匆而過,從來沒有認真‘閱讀’這些建筑。跟隨導游走近這些建筑,收獲了很多小驚喜?!?/font>
今年,春秋旅游圍繞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,將推出數百條微游上海系列產品,帶領市民、游客走近一幢幢優秀歷史建筑。
(來源:新民晚報)